浅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上传者:认真迎小虾米
2021-01-07 08:47:06    共45页      69.00Kb
认领文档
手机打开
马上扫一扫
手机打开
随时查看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不看了,直接下载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doc
文档介绍: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现实的世界是属人的世界,历史是人类的历史即人类的实践所开创的现实世界的历史.任何哲学,无论其自觉程度如何,都离不开这个绝对的对象。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浅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供大家参考选择。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1948年恩斯特·。

布洛赫(ErnstBloch,18851977)结束美国的流亡生活,回到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德国(以下简称东德),次年,他受聘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时年64岁。

在就职演说《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①中,布洛赫强调经济学、哲学、辩证法的重要地位,认为大学的任务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

特别是,根据当时东德的政治状况,他要求重新奠定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哲学)的关系,从而在马克思主义框架内创造性地解释和发展黑格尔辩证法。

鉴于新康德主义曾经把黑格尔哲学当作一条&ldquo。

死狗&rdquo。

来轻视,布洛赫重申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及其辩证法所作的高度评价,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内部创造性地接受黑格尔哲学遗产。

虽然在他的早期著作 《乌托邦的精神》(1918/1923)中,黑格尔其人其说尚未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他的哲学思维的日渐成熟,他的著述中,关于黑格尔哲学的重要性越发明显。

1951年,他的黑格尔研究专著《主体&mdash。

客体。

对黑格尔的解释》②由东德建设出版社出版,之后,他的代表作《希望的原理》第一卷(1954)、第二卷(1955)也相继由这家出版社出版。

当时,布洛赫是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哲学家,声名远扬,闻名遐迩。

由于这个缘故,在东德学术思想界,他关于遗产问题的观点以及对黑格尔的解释引起了强烈反响,但也招致一些非议和谴责。

特别是,他关于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继承立场与当时主张全面否定黑格尔哲学遗产的东德官方哲学家鲁加德·。

奥托·。

格罗普(RugardOttoGropp,1907-1976)的立场发生正面冲突,因而在东德学界引发一场围绕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激烈论争。

由于从一开始黑格尔哲学的体系与方法问题就牵涉到当时东德政治思想背景,所以在这场论证中布洛赫虽然赢得了哲学上的胜利,但政治上却节节败退,以致他的《主体&mdash。

客体》一书遂成为他离开东德移居西德的间接或直接的契机。

③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 关系问题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本文的主旨在于聚焦布洛赫对黑格尔的理解,澄清黑格尔哲学遗产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为此,本文将追本溯源,重点考察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格罗普对黑格尔哲学遗产的批判。

第二,《德国哲学杂志》关于黑格尔哲学遗产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论争。

第三,布洛赫的黑格尔理解与开放性问题。

第四,简要勾勒一下布洛赫希望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和创新。

一、格罗普对黑格尔哲学遗产的批判在《主体&mdash。

客体》中,布洛赫始终如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内在联系及其批判继承关系。

但是,令布洛赫始料不及,犹如当头一棒的是,他的这一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旋即受到了当时莱比锡大学辩证唯物论教授格罗普的集中批判。

格罗普自称是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在当时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瓦尔特·。

乌布利希④的庇护下,他力图在马克思主义内部清除所谓黑格尔哲学的&ldquo。

残渣余孽&rdquo。



1954年在巴贝尔斯堡(Babelsberg)举行的德国统一社会党哲学会议上,格罗普公开批判了布洛赫唯心论的辩证法理解。

这一批判掀开了他的黑格尔、布洛赫批判的序 曲。

随后,格罗普在《德国哲学杂志》(DeutscheZeitschriftFü。

rPhilosophie)撰写《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及其与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对立》⑤一文,全面批判科尔纽(AugusteCornu,1888-1981)、贝伦斯(FritzBehrens,1948-)、卢卡奇(GeorgLuká。

cs,18851971)、布洛赫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格罗普的&ldquo。

批判意图&rdquo。

很明确,他完全根除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以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ldquo。

一统天下、唯我独尊&rdquo。

的地位。

他首先声称,马克思主义之内的康德主义、黑格尔主义严重毒化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使其腐化变质。

然而,他所界定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就是&ldquo。

与市民社会或市民社会以外的阶级社会进行不妥协斗争的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rdquo。

⑥。

据此,他断言,康德、黑格尔哲学是源自反动市民哲学思潮的敌对理念。

由此出发,格罗普进一步回溯国际共运史,不仅批判了拉萨尔(FerdinandLassalle,1825-1864)黑格尔主义哲学取向的&ldquo。

机会主义&rdquo。

(Opportunismus),也批判了伯恩斯坦(EduardBernstein,1850-1932)、阿德勒(MaxAdler,1873-1937)等新康德主义取向的&ldquo。

伦理社会主义&rdquo。



按照格罗普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部&ldquo。

斗 争史&rdquo。

,它是在反对和消除唯心论哲学的斗争中独立地形成发展的。

他举例说,马克思主义具有独立自主的哲学传统,最初通过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1908),全面而系统地反击了主观唯心论和不可知论,而后以第二国际为基地独创性地发展了辩证唯物论,最终在第三国际以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一马克思主义传统得到了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的正式确认。

但是,他警告说,这之后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重新归于模糊淡化,以至于旨在从黑格尔视角解释马克思辩证法的反动倾向死灰复燃、日益抬头。

⑦他一口断定,苏维埃哲学比德国古典哲学更具正当性、合理性,进而要求东德哲学家要为确立东德亲苏政治体制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理论支撑。

格罗普的一个基本论点是,马克思主义不是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继承,而是&ldquo。

重起炉灶另开张&rdquo。

的产物。

为了论证这一点,他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相关性,马克思、黑格尔与辩证法的关系等。

在他看来,这个问题可追溯至&ldquo。

理论与方法&rdquo。

(TheorieundMethode)的关系问题。

&ldquo。

唯物论是普遍世界观的基础,辩证方法则是普遍的、最高的方法。

根据唯物论的理解,在理论与方法中,理论是作出规定的东西,而方法是从属于 理论的东西。

理论形成方法的基础。

唯物论是科学的辩证方法的基础。

&rdquo。

⑧在对哲学史上所谓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方法)、唯物论与唯心论(理论)之间的两军对垒进行一番比较分析之后,他重申了&ldquo。

唯物论是对的,唯心论是错的&rdquo。

这一教条主义的见...
内容来自百姓文档网www.15ro.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