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预检分诊发热患者应急处理演练预案

上传者:炙热向雪糕
2021-01-15 17:59:52    共2页      14.95Kb
认领文档
手机打开
马上扫一扫
手机打开
随时查看
新冠肺炎预检分诊发热患者应急处理演练预案.docx
文档介绍:
新冠肺炎预检分诊发热患者应急处理演练预案为全面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杜绝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暴发、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1、演练目的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疫情防控16条措施要求,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各项技术操作。

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参加演练人员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组长。

(院长)副组长。

(医务科长)(院感办主任、护理部主任)成员。

办公室主任、后勤科长、相关医务人员等。

(1)负责新冠肺炎疫情处理的组织指挥,组织协调演练的步骤与进度,结束后点评。

(2)负责组织开展院内感染控制、消毒以及疫情上报工作。

(3)负责应急演练器械、设备、防护物资、消杀用品、转运车辆的准备。

2.参加演练人员新冠肺炎防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预检分诊人员、导医人员、保洁人员等。

三、演练时间、地点(1)时间。

2020年10月9日(2)地点。

一楼大厅预检分诊处(3)演练内容新冠肺炎疫情预检分诊应急预案响应。

预检分诊工作流程落实。

各部门、各岗位职业防护指引落实。

各部门、各岗位防控措施指引落实。

发热、疑似、接触史、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个人红码等患者隔离、转运流程落实。

相关环境、场所、物品、交通工具消杀责任及流程落实。

科室清洁消毒责任及流程落实。

多科室联动。

院办、医务科、院感办、预检分诊、医生、保洁、转运等。

四、演练过程1.启动应急响应(1)患者在医院一楼门口预检分诊处要求就医,进行“一看一测一查一问”,专人引导到发热哨点诊室,安置患者进入留观室,报告医务科。

(2)医务科通知院办、院感办、医护人员。

院办安排交通工具,拨打120救护车,院感办准备防护、消毒用品,安排保洁进行环境、场所、车辆消杀。

2.医疗处置复查体温,经本院专家会诊研判,新冠肺炎防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研判,将患者转运至上级定点发热门诊医院。

3.终末处置隔离间、预检分诊处空气、地面、物表、物品全面消毒。

4.终止应急响应演练结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新冠肺炎预检分诊发热患者应急处置演练脚本1、场景设置患者李某,男,40岁,青州户籍,7天前去青岛旅游2天,返回居住地,2天前开始发冷、咽痛,无喷嚏及流涕,自服“抗病毒药、消炎药”无明显好转。

来我院经预检分诊测体温37.9.C,查看个人电子健康识别码为“绿码”。

预检分诊值班人员立即将患者暂时安置在临时隔离间,并报告医务科。

2、演练流程 1.应急响应启动情景(1)患者在医院一楼门口预检分诊处要求就医,额温枪测体温37.9.C,对患者进行“一看一测一查一问”。

(2)专人引导到发热哨点诊室,安置患者进入留观室。

(3)报告医务科。

(4)医务科通知院办、院感办、医护人员。

院办安排交通工具,拨打120救护车,院感办准备防护、消毒用品,安排保洁进行环境、场所、车辆消杀。

2.处置情景(1)经医生会诊,患者初步判断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

(2)复查体温38.C。

新冠肺炎防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研判。

虽然患者发热无疑似新冠肺炎指征,但患者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不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发热患者应转运至就近发热门诊就医。

3.终末消毒情景留观室、预检分诊地面、物表、物品全面消毒。

4.应急响应终止情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事件隐患及危险因素被消除,新冠肺炎防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终止本次应急响应。

医务科等相关部门对本次演练进行评估和总结。

演练效果评价1.人员到位情况。

□迅速准确基本按时到位□个别人员不到位□重点岗位人员到位不及时2.履职情况。

□职责明确,演练熟练□职责明确,演练不熟练□职责不明,演练不熟练3.物资到位情况。

□现场物资充足,全部有效□现场准备不充分□现场物资严重缺乏4.个人防护。

□全部人员防护到位□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大部分人员防护不到位5.协调组织情况。

□整体组织准确、高效□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要求□效率低、有待改进6.实战效果评价。

□达到预期目的□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没有达到目标,需重新演练7.配合协作。

□配合协作好,能及时到达□配合协作差,未及时到达8.处理结果。

□处理到位□部分处理不到位□大部分处理不到位9.应急处理流程。

□合理□部分不合理□大部分不合理 ...
内容来自百姓文档网www.15ro.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