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第九章

上传者:欣喜爱小虾米
2021-03-05 16:28:09    共1页      12.10Kb
认领文档
手机打开
马上扫一扫
手机打开
随时查看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第九章.docx
文档介绍: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长老统治中国乡土社会是分权明确的,社会上对权力的看法分成两派,一派是偏重社会冲突,另一派偏重社会合作。

两者从字面上便能看出很大区别。

偏重社会冲突的一排认为权力是冲突的延续,当发生冲突时,二者必会产生武力斗争,此时输了的那位便会服从于胜者,但他没有心甘情愿的屈服,因此便产生了权力,像这种有暴力因素压迫性质的,我们称之为“横暴权力”。

另一派是偏重社会合作的,他们认为权力是社会共同的掌握方法,社会对每个人的分工不同,权力也不同,但是每个人的权力不同才会组成一个完美的社会,当有的人不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影响到他人的生活,我们就可以干涉他,这是我们的权力,相反,若我们影响到他人,我们也会受到干涉,承受这些是我们的义务。

其实社会中是不会极端分化的,我们既存在冲突也存在合作,二者之间相互制约于调和,共同维护社会的安稳。

但在一些小乡村里,或落后的村寨,除了这两种被公认的权力外,还存在一种权力,这是一种有统治性的权力,教化村民的权力。

作者提出,基层政治权力既不是发生于社会冲突,也不是发生于社会合作,它是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是教化性的权力,或者说爸爸式的,(Paternalism)。

教化性的权力虽则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

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力。

文化和政治的区别是这种教化可以说是不民主的,但若说是横暴却也不相同,教化统治的思维是从小便根植于小孩子的脑中,对他们的精神意志都是强制的管教,被教化者所要学习的那一套,是先于他而存在的一种文化。

教化的过程既不是剥削性的,但同时也是为了适应社会所必要的。

教化权力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基础和秩序,乡土社会便是这环境的完美体现。

它反对横暴权力所维持的秩序,不接受社会合作产生的权力,而是热衷于教化权力,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

所以用民主和不民主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社会,都是也都不是,都有些象,但却不恰当,最适合的便称之为长老统治了。

...
内容来自百姓文档网www.15ro.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