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评课稿

上传者:动人迎过客
2021-03-10 13:04:33    共1页      13.01Kb
认领文档
手机打开
马上扫一扫
手机打开
随时查看
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评课稿.docx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评课稿聆听了xx老师执教的这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很有收获。

纵观本课,我个人以为教师在解读文本,设计教学,把握课堂有较大进步,呈现以下特点。

1.课堂教学比较平实,做到了讲练结合,读写结合,以文导写,教给了学生知识和方法,也培养形成着学生的能力。

比如。

充分利用精巧的板书在总结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首尾照应的写法,感悟写法的好处,继而在文中为给定的句子寻找照应句,让前后照应的写法深入人心。

在抓关键词理解句子时必要的点拨和牵引,使学生领悟了文章为了体现李大钊的崇高品质多抓住人物语言和神态描写。

2.教师教学设计有创新。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抓住了“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句支撑李大钊壮举,凸显李大钊人品,激发学生佩服之情的文章情感的泉源,试图用一咏三叹的回扣朗读,深化学生的认识。

这一点抓得准,抓得妙。

值得探讨的地方。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教学设计多,关注学生表现少,因而不能及时敏锐的捕捉学生反馈信息的有效成分,利用有效的追问,将学生高度概括的语言细化为紧扣文中关键词理解感悟的语文能力训练。

2.教师情感在文本之外,引读缺乏激情,朗读效果不很显著。

本班学生朗读课文语速普遍较快,看来教师平时教学中齐读方式运用的多,个体朗读指导的少,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

3.新课改我们倡导对文本采用整体感知,淡化逐段的剖析分解,但同时抓关键词、关键句读懂文本,习得方法依旧很重要,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有语文味。

如。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

”仅一个咬紧牙不但有我对反动派的恨,有对父亲的爱,更有下定决心继承父亲意志。

一个“勉强”把孩子失去父亲的突然,不能接受,不愿接受的心痛表现的淋漓尽致,正是对这些关键词的体悟,才更能突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敬佩和怀念,明白课文“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语句倒装的深情。

4.教学环节设计还能实用些。

比如。

最后出示中共中央对李大钊的墓碑评价。

我们发现,评价的话语高度概括,远离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没有实效,完全可以根据配套练习,设计为李大钊写悼词或者你想对李大钊说些什么的语言表达训练,让有限的时间实现更多的产出。

5.对于文本思想内涵的挖掘结合现代生活让其有新意,更具时代特征,比如。

李大钊坚贞不屈,毫不畏惧其实都是对自己本职工作的高度负责,责任意识,社会担当,在任何时代都有说服力,这一点挖透了,文本解读就有新意了。

...
内容来自百姓文档网www.15ro.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