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上传者:天真D信封
2021-02-05 09:21:38    共13页      33.50Kb
认领文档
手机打开
马上扫一扫
手机打开
随时查看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不看了,直接下载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doc
文档介绍: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教育的细节》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育的细节》读后感读了朱永通《教育的细节》一书,这本书从五个部分叙述分别是&ldquo。

活在观念里&rdquo。

、&ldquo。

守住教育的重心&rdquo。

、&ldquo。

一厘米之变&rdquo。

、&ldquo。

教育中的习以为常&rdquo。

和&ldquo。

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rdquo。

,文字朴实、真挚。

正如网络评论的那样&ldquo。

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rdquo。

,是一本关于教育的有价值值得阅读的好书。

其中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事例给这本教育学专著赢来了很多的吸引力,让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我产生种种共鸣,作者对我们教育一线中看似平常的现象的深度解读让人敬佩,更受其感染愿做那个1厘米的改变者。

在看到《一厘米之变》这一章节时,前引中的这几句话觉得说得特别好。

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

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 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ldquo。

习惯无意识&rdquo。

,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

就拿这次准备迎接镇江体质抽测来说,开始是为了提高整体成绩而对每一个同学,每一项素质,加大运动量,持之以恒的练习。

本来学生的体质提高就靠学校几节体育课,并不能改变多少境况。

但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下来,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大多得到了明显的进步。

并且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也乐于去锻炼,去改变自己。

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也力求从我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

教育改革悠悠万难,细思量,并非&ldquo。

顶层设计&rdquo。

不够美妙,亦非推广力度跟不上,而是再铿锵的改革步伐,几无例外要止步于观念性的&ldquo。

习惯无意识&rdquo。



常听人说,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就改变自己。

事实上,改变自己,也就间接改变了这个世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分子。

但改变自己,谈何容易!每个人都活在观念性的&ldquo。

习惯无意识&rdquo。

里,对太多太快的改变,有平天生的恐惧感,抵制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必然反应。

所以,古人概叹。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好在是&ldquo。

难移&rdquo。

,而非不能移。

古人所叹之&ldquo。

难&rdquo。

,一则难在看见自已需要改变的地方,这需要自觉和反思。

二则难在找到改变自已的恰当方式,这需要智慧和坚持。

作为整日忙碌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能在一地鸡毛式的工作中,觉察到一个个看似很小的教育行为,可点滴积累并逐步成为难解的大问题,对于我个人只是努力去改变自己,期待今天迈出的一小步,明天可以收获一片蓝天。

《润泽的座位》,让我知道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我们的目光之外成为&ldquo。

边缘人&rdquo。

&ldquo。

局外人&rdquo。

,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一,一个老师最难做到的事情,并非获得多高的职称、多大的荣誉,而是如何做到对人性充分的关注、理解和呵护,并几十年如一日在&ldquo。

琐细&rdquo。

的工作中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累积美好的态度。

虽然体育教学提倡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但现实很难做到这一点。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感触颇深。

我在体育课的队形中试着一节课身材高的在前,下一节课身材矮的在前。

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重视他们两头的,虽然是这个简单的队形变 换,学生感到很开心。

这或许就是细节的力量。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忽视教育的细节。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朱永通的《教育的细节》一书的少数篇目,我在《教师月刊》各期里曾读过。

我发现他的文字很有节制,不仅篇幅节制,而且情感节制。

文章写得不动声色,甚至有点冷。

永通是个有心人。

一个看似粗犷的男生,在以他的细心观察教育、体察师生、省察自己,写出了细腻细致的《教育的细节》。

这些细节,都是小事,却被永通的慧眼看得明白,看得透彻,看得入木三分。

《平等观念在哪儿》一文,学生向老师问好,老师一脸漠然或最多居高临下地点点头,是不是小事?小到不可能影响学校在区里、市里的排名,却可能给问好的学生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mdash。

&mdash。

因为这是让学生忘不掉的细节。

某数学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很不幸,刚好是个富豪家庭的孩子)也是小事,却让其他学生都讨厌她的课,班里数学成绩年级最差&mdash。

&mdash。

这位老师可能绞尽脑 汁也不会想到是这么个原因。

《润泽的座位》一文中,班级学生数为奇数时,怎么安排那一个单独的座位,永通问过许多校长,竟问不出答案&mdash。

&mdash。

校长哪有心思考虑这么小的事&hellip。

&hellip。

永通不动声色地真实记录这些年他在教育界的所见所闻,他在那冷冷地说着,这边厢我读得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尤其是那篇《三个词汇里的学校文化》,那个转自崔永元的关于贫困地区孩子没见过足球、清洗足球的故事,让我笑出了眼泪,笑过之后,眼泪却还止不住地往下流&mdash。

&mdash。

在当下充满&ldquo。

荒诞&rdquo。

的中国教育场,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太多。

这样的事情我也常常看到、听到,许多来咨询的家长向我诉苦时,我发现他们说的也都是小事,而对这些小事我却无能为力。

例如,孩子班里新来了一位老师,来了十天还叫不出孩子们的名字。

教师节那天,不谙世事的孩子毫不遮掩地向新老师说,要去隔壁班送礼物给以前的老师,这位老师听了脸一沉,居然不同意孩子去送礼物。

晚上孩子把事情告诉妈妈,妈妈一夜未眠,倒不是为礼物没送出去, 只为孩子以后如何在这位老师&ldquo。

手下&rdquo。

学习、生活而担忧。

教育乃是由许多小事构成,哪有那么多大事大词大话大标语大理念。

教育如果有大事,那就是孩子们在乎的事。

孩子们在乎的事是什么呢?是这堂课好不好玩、有没有趣,是新发下的语文书里有没有好看的故事,是课间能不能到操场上追跑打闹,是学校让不让去郊游,是体育课会不会被主科占用是老师的一个微笑,是校园里的一片红叶&hellip。

&hellip。

这些事都能让孩子们或欢呼雀跃或&ldquo。

黯然神伤&rdquo。

,大人眼里的这些小事恰恰是孩子们的大事,恰恰是教育的大事,又是教育的细节。

可惜我们的教育者常常忽略这些细节,却喜欢去做大事&mdash。

&mdash。

给学校一个大大的理念,在墙上写上大大的标语,让孩子喊出大大的口号。

其实永通写的所有的小事、细节,无非是呼唤教育、呼唤学校、呼唤老师给孩子以平等、尊重和爱。

把小事做到一个个小孩子的心坎上,用细节体贴每个 学生细密的心思&mdash。

&mdash。

这或许就是我们教育的大...
内容来自百姓文档网www.15ro.com转载请标明出处